光伏直流熔断器是光伏系统中用于保护直流电路安全的关键元件,主要作用是在电路发生过载、短路等故障时快速熔断,切断电流,避免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缆等设备因过流损坏,同时降低火灾等安全风险。那么,下面跟着
东莞市新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光伏直流熔断器的安装形式需结合光伏系统的结构(如组串、汇流箱、逆变器等位置)、空间布局及防护需求设计,常见安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插入式(Plug-in Type)
这是光伏系统中常用的安装形式之一,结构简单,更换便捷。
结构特点:熔断器主体为插拔式设计,配有专用底座(插座),底座固定在汇流箱、配电箱等设备内部的导轨或面板上,熔断器通过插入底座实现电路连接。
安装方式:底座预先通过螺丝固定,熔断器直接插入底座的卡槽,依靠金属触点导电,无需额外接线固定。
适用场景:
光伏组串与汇流箱之间(每个组串对应 1 个插入式熔断器,方便单独更换);
小型汇流箱内部(空间紧凑,需快速维护)。
优势:更换时无需拆线,直接拔出旧熔断器插入新的,适合频繁维护或空间狭小的场景;成本较低。
注意事项:需确保插入到位,避免接触不良导致发热;底座需匹配熔断器规格(如额定电流、引脚间距)。
二、螺栓固定式(Bolted Type)
通过螺栓将熔断器接线端子与电路电缆直接固定,连接更牢固,适合大电流场景。
结构特点:熔断器两端设有带螺孔的接线端子(铜排或螺栓柱),电缆端子通过螺丝(如 M6、M8 螺栓)与熔断器端子紧密连接,熔断器本体通常通过支架固定在设备内部。
安装方式:先将熔断器固定在支架或面板上,再将电缆剥线后压接端子,通过螺栓紧固在熔断器的进出线端,确保接触压力足够。
适用场景:
汇流箱输出端(汇流后电流较大,需牢固连接);
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大电流回路,避免接触不良过热);
大型地面电站的直流配电柜(高电压、大电流场景)。
优势:接触电阻小,导电性能稳定,抗振动能力强,适合长期大电流运行;安全性高,不易因插拔松动导致故障。
注意事项:安装时需用扭矩扳手按规定力矩拧紧(如 10-15N・m,根据规格而定),防止过松发热或过紧损坏端子。
三、导轨安装式(DIN Rail Mounting)
依托标准导轨(如 DIN 导轨)固定,适合模块化集成的设备内部。
结构特点:熔断器底座或外壳带有卡轨结构,可直接卡在 35mm 标准 DIN 导轨上(光伏设备中常用的标准化安装方式),熔断器与底座的连接可为插入式或螺栓式。
安装方式:先将 DIN 导轨固定在设备柜体或面板上,再将熔断器底座卡入导轨,通过卡扣固定,后续安装熔断器本体(插入或螺栓连接)。
适用场景:
标准化汇流箱、直流配电箱内部(模块化设计,便于批量安装和更换);
集中式逆变器的直流侧保护回路(与其他元器件如断路器、浪涌保护器等共同安装在导轨上,布局整齐)。
优势:安装效率高,可快速增减或更换熔断器,适合规模化生产的设备;布局规范,便于后期检修。
注意事项:确保底座与导轨卡扣牢固,避免振动导致移位;导轨需水平或垂直安装,符合设备内部布线规范。
四、面板安装式(Panel Mounting)
直接安装在设备面板(如汇流箱门、控制柜面板)上,兼具防护和操作便利性。
结构特点:熔断器外壳带有法兰边或螺纹,通过面板上的预留孔洞固定,外壳露出面板外侧(便于观察或更换),内部接线端子与电路连接。
安装方式:在设备面板上开孔,将熔断器从面板外侧穿入,通过螺母或螺丝紧固法兰边,内侧端子连接电缆(通常为螺栓固定)。
适用场景:
小型光伏系统的直流控制箱(需频繁操作或观察的位置);
户外分布式光伏的汇流箱面板(便于在设备外部快速更换,无需打开箱体)。
优势:更换时无需打开设备内部,操作更便捷;面板可提供额外防护(如防尘、防水),适合户外环境。
注意事项:面板开孔尺寸需与熔断器外壳匹配,避免松动;外壳需具备一定防护等级(如 IP65),适应户外潮湿、多尘环境。
五、模块集成式(Integrated Module Type)
与汇流、保护等功能集成在同一模块中,属于定制化安装形式。
结构特点:熔断器作为模块的一部分,与汇流铜排、接线端子、外壳等集成,形成标准化保护单元(如光伏组串保护模块),整体安装在设备内部。
安装方式:模块通过螺丝固定在设备框架上,输入输出端直接与组件串电缆、汇流母线连接,无需单独固定熔断器。
适用场景:
大型集中式汇流箱(多组串集成保护,简化布线);
智能光伏汇流设备(带监测功能的集成模块,熔断器与传感器、通信模块联动)。
优势:集成度高,减少布线复杂度;与其他功能协同工作,提升系统可靠性。
注意事项:更换时需整体更换模块或按模块设计规范操作,兼容性依赖定制化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