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司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动态

看一下关于如何避免光伏线束常见故障的发生?

文章出处: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东莞市新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8-05
  ​光伏线束的故障会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其常见故障需从选型、安装、维护三个环节建立全流程管控,针对 “连接器发热、绝缘开裂、短路、功率损耗” 等核心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所以下面东莞市新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光伏线束
一、预防连接器发热与接触不良(最常见故障)
连接器是电流传输的关键节点,接触不良导致的发热(温升超过 30K)会加速绝缘老化,甚至引发火灾,需重点控制:
选型阶段:匹配规格与质量
选用认证齐全的 MC4 连接器(符合 TÜV、UL 标准),接触件为高纯度镀镍铜(厚度≥5μm),确保接触电阻≤1mΩ(降低接触损耗)。
连接器额定电流需超过实际运行电流的 20%(如组串电流 10A,选 12A 以上连接器),避免长期满负荷运行发热。
优先选带 “防反插” 设计的连接器(如极性错位无法对接),防止正负极接反导致的短路风险。
安装阶段:规范对接与密封
对接前彻底清洁:用无水酒精擦拭插头和插座的金属触点(去除氧化层、灰尘),确保表面无油污(油污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确保锁紧到位:将公母插头对准后直线插入,听到 “咔哒” 声后,用手拉拽确认不松动(未锁紧会导致接触面积不足,局部发热)。
强化密封防护:户外对接处需套入防水密封圈(检查密封圈无破损),并缠绕 3-5 层防水胶带(从插头向线束方向缠绕,重叠 50%),再套热缩管加热密封(尤其多雨、高湿度地区)。
维护阶段:定期检测与更换
每季度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连接器温度(正常温升≤30K,环境温度 30℃时,连接器表面温度应≤60℃),发现异常发热立即停机检查。
每年拆解连接器 1-2 次(避免频繁拆卸导致磨损),检查触点是否氧化(出现铜绿或发黑),若有则用细砂纸打磨后重新对接,严重时直接更换(连接器寿命约 10 年,频繁插拔会缩短至 5 年)。
二、预防绝缘层开裂与老化(影响寿命的关键)
绝缘层开裂会导致漏电或短路,主要由紫外线、高低温循环、机械损伤引起,需从材料和保护两方面入手:
选对耐候性材料
户外线束必须选用抗 UV 护套(含炭黑 2%-3%),并通过 1000h 紫外线老化测试(护套无开裂、无粉化),优先选辐照交联聚烯烃(XLPO)材质(耐温 - 40℃至 125℃,抗老化性能优于 PVC)。
寒冷地区(冬季低于 - 20℃)避免用普通 PVC 护套(低温易脆化),改用氯丁橡胶或耐低温聚烯烃(脆化温度≤-40℃)。
避免机械损伤与过度弯曲
布线时远离尖锐物体(如光伏支架的锋利边缘),接触处需垫绝缘保护垫(如硅胶垫),或套波纹管(直径≥线束外径的 1.5 倍)。
弯曲半径≥10 倍线束直径(如 6mm² 线束直径约 8mm,弯曲半径≥80mm),避免直角弯折(过度弯曲会导致绝缘层内部开裂,肉眼难以发现)。
固定线束时用绝缘线卡(间距≤1m),松紧适度(过紧会压迫绝缘层,过松会导致风雨中晃动摩擦),线卡与线束间垫软质垫片(防止线卡边缘割伤护套)。
减少环境老化加速因素
高温地区(如沙漠、屋顶)的线束需避开阳光直射:沿支架阴影处敷设,或覆盖白色防晒套管(反射紫外线,降低表面温度 5-10℃)。
沿海或工业区(高盐雾、高腐蚀)选用防腐蚀护套(如氯磺化聚乙烯),并每半年用中性清洁剂擦拭护套表面(去除盐分、粉尘,避免化学腐蚀)。
三、预防短路故障(安全隐患)
短路多由护套破损、鼠咬、异物搭接引起,需从防护和布线设计控制:
物理防护强化
地面或墙面敷设的线束(尤其靠近地面部分)需套金属波纹管或 PVC 硬管(厚度≥2mm),防止鼠咬、踩踏或工具碰撞(老鼠咬穿护套后易导致正负极短路)。
屋顶光伏系统的线束穿过彩钢板时,需安装防水穿墙套管(套管与线束间隙用防火密封胶填充),避免金属边缘割伤绝缘层。
布线设计规避风险
正负极线束分开敷设(间距≥10cm),避免绑扎在一起(防止磨损后短路),交叉处需用绝缘隔板隔离。
汇流箱、逆变器等接线端子处,线束预留 10-15cm 冗余长度(避免拉扯导致绝缘层受力破损),且端子压接牢固(用扭矩扳手按规格紧固,如 4mm² 线鼻子扭矩 3-5N・m)。
防异物与积水
定期清理线束周围的杂草、树枝(避免植物生长压迫线束),检查是否有金属碎屑、石子等异物搭接在裸露部分(如连接器附近)。
低洼处或雨季积水区域的线束需架空敷设(高度≥30cm),或穿管后埋地(埋深≥50cm,管内无积水),防止水浸导致绝缘层老化加速。
四、预防功率损耗过大(影响发电效率)
功率损耗主要由线径不足、接头过多、接触不良导致,需通过合理选型和优化布线解决:
精准计算线径与长度
按 “载流量 + 压降” 双重标准选型:
载流量:根据组串电流(如 182 组件组串电流约 13A),线径需满足载流量≥1.25 倍电流(选 4mm² 线束,载流量≥16A);
压降:线缆长度超过 50m 时,需计算电压降(≤2% 系统电压,如 1000V 系统压降≤20V),必要时增大线径(如 50m 以上选 6mm² 替代 4mm²)。
避免 “小马拉大车”:分布式光伏中,汇流箱到逆变器的主线束需承载多组串总电流(如 10 组串总电流 130A),需选 25mm² 以上线径(载流量≥160A)。
减少不必要的接头与转接
组串内尽量用整段线束(长度按需定制),减少中间接头(每个接头增加 0.5-1mΩ 电阻,10 个接头累计损耗可达 5%)。
必须转接时,选用压接式端子(铜鼻子压接后用绝缘热缩管密封),避免绞接(绞接接触面积小,电阻大且易松动)。
定期检测回路电阻
每年用直流电阻测试仪检测线束整体电阻(如 4mm²/10m 线束电阻应≤0.05Ω),若电阻超标(如>0.1Ω),检查是否有接头松动或导体氧化(需重新压接或更换线束)。

咨询联系方式
手机站二维码扫描微信二维码

联系方式135-3254-6253

地址:东莞市长安镇厦岗福海路52号12栋14F
东莞市新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访问量: 百度统计】【 BMAP】【GMAP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 | 粤ICP备2024342616号 【后台管理】